- 方法/設備:這是分離的核心設備—摩擦清洗機。
- 原理:利用高速旋轉的轉子(葉輪)產生強大的渦流和剪切力,使槽內物料產生激烈的摩擦、碰撞和擦洗。
- 統稱「紙塑分離摩擦洗滌」是指利用摩擦洗滌器產生的機械摩擦,將廢紙漿中的紙纖維與塑膠分離的過程。
- 高速旋轉的轉子帶動紙漿劇烈運動。
- 紙纖維:質地相對較軟,在不斷的摩擦和擦洗下進一步脫纖維(變得更細),並懸浮在水相中。
- 塑膠碎片:堅韌光滑,摩擦時不會被撕碎,而是被「擦洗」掉附著的紙纖維。它們的尺寸逐漸增大(捲成球狀),這反映了「逆向製漿」的過程。
- 分離原理:基於紙纖維和塑膠碎片的物理特性差異:
- 大小和形狀:摩擦後,紙纖維變細,而塑膠碎片則形成較大的球或薄片。
- 疏水性:塑膠是疏水性的,而紙纖維是親水性的。
- 高效率分離:有效分離95%以上的紙纖維,達到高回收率。
- 無需化學品:純物理機械方法,環保且運作成本低。
- 提升紙漿品質:有效去除塑膠等輕雜質,顯著提高再生紙漿的清潔度和品質。
- 資源利用率最大化:可對紙張、塑膠(和鋁)進行單獨回收,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複合包裝材料的資源利用率。
- 來自摩擦清洗機的混合物進入篩選設備(例如壓力篩、圓柱篩)。
- 壓力篩:利用篩板孔(或槽)進行篩分。細小的紙纖維穿過孔洞,成為“合格品”,送去造紙廠;而較大的塑膠球/薄片則被阻擋,成為“廢品”(尾礦)。
- 圓柱形篩網:使用旋轉的滾筒,水和細漿通過篩網,而塑膠碎片則保留在滾筒內並作為廢品排出。
- 濃縮和包裝:
- 漿液(紙纖維):經過多級洗滌、濃縮,形成純漿板或直接用於抄紙。
- 廢渣(塑鋁混合物):濃縮脫水後,形成“塑木材料”或“鋁塑混合物”,出售給下游企業進一步分離或加工成木塑複合材料。
此技術主要用於處理:
- 液體包裝盒:如利樂包裝、康美包等(由紙板、聚乙烯塑膠、鋁箔紙組成)。
- 覆塑紙杯:一次性咖啡杯、奶茶杯(內層PE塑膠塗層)。
- 紙塑複合包裝袋:用於一些食品和工業產品的包裝。
概括:
紙塑分離摩擦洗滌是一種高效環保的機械分離技術,是現代廢紙回收的核心工藝,特別適用於處理人工難以分選的紙基複合材料。該技術透過「摩擦洗滌」和「篩選」相結合,成功分離紙纖維和塑料,將廢棄物轉化為寶貴的資源,極大地促進了資源循環。
模式 | 力量 | 容量 | 尺寸 |
PTM530 | 37千瓦*2 | 500-1200公斤/小時 | 長度3950mm |